当实时重量被感知,车辆管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运输车辆的实时载重数据的感知和识别,为物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维度。

我们并不是一个传感器的制造企业,如何能够解析传感器的数据,如何能够把传感器的数据通过建模拟合成一个精准的重量数据,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深圳汉德创始人苗少光说道。

来源 | 运联传媒(ID:tucmedia),作者 | 杨宏远

「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会改变产业结构。」这是在一年前,有人对物联网时代所下的论断。如今,「万物互联」的概念开始被更多的人提起,「改变产业结构」似乎已经不再只是一个论断。

物联网技术进入物流领域后,运输车辆首先被连接起来。车辆的GPS数据、实时运营状况、驾驶员的驾驶状态等数据,逐渐被智能终端识别并传送出来,从而引发了物流企业在车队管理、运营监控方面的变革。终端更加智能化,是物联网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在这个趋势下,必然会有更多的数据被识别并传送出来,而随着每个数据的加入,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参与就会更紧密,也会引发更大的变革。

现在,运输车辆的实时载重数据已经识别并传送上线。这项技术应用到干线运输车辆上,物流企业可以做到既提高了装载率又避免超载,而应用到末端城配车辆上,又可以实现揽件的实时称重。而实现这项技术的企业,是2015年成立的一家创业公司——深圳汉德。

应用传感器获取实时重量

在所有的物联网技术中,传感器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苗少光在创办深圳汉德之前,就和传感器在打交道。苗少光早期曾做过对建筑的健康监测,即在建筑体上安装传感器,从而检测建筑有没有倾斜、坍塌的可能性。

苗少光之所以决定做车载智能称重,是源于客户的需求。据说,当初客户希望通过在车上装传感器的方式去进行称重,而当时从事车载称重的企业极少,苗少光的团队又恰巧在衡器领域有较丰富的经验。因此从那时起,苗少光和他的团队开始尝试怎么通过传感器来获取运输车辆的载重量。「在那段时间,我们也不太懂什么叫融资,也不懂什么叫资本市场,都是自己掏钱去研发产品。」苗少光笑道。

深圳汉德的智能车载称重系统,简单来说是在运输车辆的车桥上安装传感器,检测车桥的形变,并把数据回传,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得出实时载重量。

从起初有想法去做,再到2016年产品正式上线,深圳汉德耗费多年打磨自己的产品。在这段时间,深圳汉德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两项工作上,一是尝试各种不同的传感器,二是通过跟车丰富自己的数据库,从而完善数据建模。

苗少光向《运联传媒》说道,车载称重和做建筑的健康监测不同的一点,就是当传感器安装到车辆上,噪音会变得很多,比如车轮的方向、车辆是否急刹车、地面是否平整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车轴的受力,包括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还会对传感器本身有很大的影响。要获取到稳定精准的数据,就必须要把这些噪声剔除,拿到核心数据。为此,深圳汉德的创始团队都曾参与跟车,苗少光自己也跟了有一年半时间。

2017年,被苗少光称为深圳汉德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深圳汉德做的更多的是渣土车、危化品等领域。2017年,苗少光认识到物流行业对科技物流和物流科技越来越关注,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管理,从而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深圳汉德决定进入物流行业。

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

目前,深圳汉德已经涉足快递、快运、专线和大宗货物运输四个领域。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深圳汉德发现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对于实时载重的需求也并不相同,因此他总结了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的不同需求:

■  首先,对于快递企业来说,提高装载率更为重要。

快递企业的运输车辆通常来说并不会存在超载的情况,而是重量远远低于荷载量。正如苗少光对《运联传媒》所说的,同样装一车货,快运企业装车二十六、七吨,快递企业只能装十三、四吨。而在快递中转场中,所有的车进场都是带着货,出场也是带着货,甚至在很多时候因时间紧迫等原因,很多车辆都不过地磅,因此快递企业很难掌握每辆车真实的装载量。

在成本的压力下,提高运输车辆的装载率成为很多快递企业的需求。据苗少光介绍,目前圆通速递正在与深圳汉德合作,希望能够通过深圳汉德的车载智能称重技术,去提高原有的配载和装载时效。在2018年初,深圳汉德还与圆通速递建立了联合实验室,隶属于国家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将致力于运用车载智能称重技术建立一套信息系统,提高快递行业干线车辆的装载率。

■  对于大件快递企业和快运企业来说,实现揽件实时称重更为重要。

2018年,被称为「大包裹」元年,德邦快递率先将大件快递标准化、规范化,随后多家公司跟随转型。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上楼收派件成为很多企业对末端服务的要求。

在传统操作中,无法通过便携式称重工具称重的大件商品,例如电冰箱、洗衣机等,只能到达中转场后,由专人负责称重,再将订单信息反馈给收件人,而这个专门称重的职位,被称为理货员。

车载智能称重的出现正好可以代替理货员的工作,收件员揽件后可以实时称重,和客户及时结算运费,提高了服务质量。不再需要进入到中转场称重,也可以节省部分人力资源,简化操作流程。《运联传媒》了解到,德邦快递在行业中率先提出将车载智能称重技术推广到揽件环节,提高揽件效率,并在上海枢纽批量应用,目前推广的「车载智能称重系统」就是由深圳汉德与德邦共同推进的成果。

■  对于专线企业来说,需要通过「车载智能称重系统」避免超载。

专线企业不同于快递快运企业,利润空间更为狭窄,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装更多的货,是专线配载的目的。

在以往的操作中,货车传统的称重方式主要依靠地磅。如果一台车辆已经装满车后,过地磅发现超重,只能退回来把重货卸掉,装轻一点的货,如果发现又太轻了,只能退回来再装重货。这样的操作流程麻烦复杂,耗时费力。

而「车载智能称重系统」可以为专线企业解决这个难题,正如苗少光所说的:「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告诉你,你的配载单应该是什么样子,但是至少可以让你知道此时此刻你的车辆装载量是怎样的,至少可以给配载师傅更多数据维度的依据。」

  精细化管理的新维度

运输车辆的实时载重数据的感知和识别,为物流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维度。

「管理的颗粒度越精细,你能够产生的毛利润越高。」苗少光说道,他认为物流企业对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而数据的应用一定是实现精细化管理最基础的一部分。

苗少光总结道,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方面,「车载智能称重系统」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第一,成本监控。以往快递快运企业是很难搞清楚每一辆车装了多少货,因此每辆车的成本和效率都是模糊的。而现在快递快运企业借助「车载智能称重系统」有机会清楚的知道,每一千克的货,每一公里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第二,数据前置。这一点主要应用在中转场的车辆配置上。「以前,车辆的载重数据要等货到了转运中心才能知道。比如说我大致的知道应该来两台车,从深圳到上海,车辆的调度是完全凭经验。如果说今天的车不够了,那我还得赶紧来再调一批车过来。这其实是一个相当滞后的状态。」苗少光说道:「而现在车载智能称重为调度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可能提前3到5小时就已经知道了今天会到多少重量的货。」

第三,改善末端计价方式。苗少光对《运联传媒》提到,在之前的几年他曾亲眼见过快递员因为太忙了,不通过称重,只是用手掂一掂快件,就对客户报价,客户也认可,当时他感觉很不可思议。其实苗少光所见的事情在物流行业并不少见,虽说现在大部分的快递快运企业都实行称重量方的标准化的计价方式,但是因为设备的不足,很多大件并不会通过准确的称重。而「车载智能称重系统」的推广,无疑有利于企业推行标准化操作。而一旦实现了车辆实时称重,「以车代店」就不仅只是一个理念,这或许会加速末端门店的消退。

越是大型的物流企业对成本的控制会越严格,也会更重视精细化管理,深圳汉德也因此将快递快运的头部企业作为首选目标客户。目前,深圳汉德已经服务于德邦快递和圆通速递,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快递快运企业逐渐重视起车辆实时载重这一重要数据维度。

*运联传媒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赞  1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