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未来,三方物流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在农资市场站稳脚跟?
来源 | 运联传媒(ID:tucmedia)
作者 | 运联研究院 朱敏杰
【核心导读】
(1)农资市场中,化肥是占比最高的农资产品,一般以铁路、海运等大宗货物运输方式为主;其他农资产品可根据货量的大小依次选择快递、快运、区域落地配、合同物流等常规公路运输方式;
(2)传统农资流通渠道比较散乱,供销社渠道依然存在;
(3)农资线上平台的出现,使得市场逐渐集中;以技术支持提供的末端增值服务,为物流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特别是区域网企业,可以瞄准农产品逆向物流进行客户开发。
1.1 什么是农资?
农资全称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资,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机械设备及辅助材料等。土地并不包括在农用物资内,属于农用劳动对象。
1.2 农资市场有多大?
农资行业供需比较平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资市场规模大约1.1万亿元。这万亿级农资市场中,化肥市场规模最大,约8000亿元,占72.7%;其次是种子,约1500亿元,占13.6%;农药则仅有1000亿元左右,占比9.1%;剩下的农机农膜等辅助材料约500亿元,占比4.6%。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国内农资领域各子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是一个蕴含巨大商机,适合行业龙头继续成长的领域。
1.3 农资参与主体
农资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有生产厂家、经销商、批发商、区域门店、线上店主、农户等。
(1)生产厂家
一般扮演农用资料生产角色,上游有原料厂商,将采购的原料进行加工使之可以被农户直接使用,然后进行售卖,例如云图生活、宜化等化肥企业,诺普信、红太阳等农药生产企业。
(2)经销商、批发商
担当农资产品销售的不同层面角色,向生产企业进购商品并转售至零售商,不直接服务个人。
(3)区域门店
一般扮演农资流通末端零售商角色,直接服务末端客户。
(4)线上店主
一般为经销商或末端零售商,以线上商城为载体售卖农资产品。
(5)农户
农资行业的客户,通常为个体的农业种植户或是农产品种植企业,具有小、散、乱的特点。
1.4 农资产品分类
(1)常规运输产品
常规运输产品主要指种子、农膜、农业运输、生产加工器械,通过常规公路运输直接可以送至客户手中,对运输条件要求较低。其中,种子比较例外,需要相关的检疫手续,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并且地域性、季节性比较强。
(2)特殊运输产品
特殊运输产品主要指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并且有刺激性气味的农资产品,需要专业化的物流运输。特别是肥料,一般以铁路运输或船运为主。这两类产品在销售、运输、仓储环节,需要高效的运营管理能力,一般农资经营企业难以运营。
2.1 传统经销商渠道
目前,国内农资流通传统批发商渠道,依然采用的是生产厂家 —— 品牌商 —— 经销商 —— 末端门店 —— 农户的流通方式,中间的各级经销商根据末端门店的销量进行农资采购。
这种渠道对各级品牌商、经销商来说,建仓成本十分高昂,并且货物价格不透明,自提成本也比较高;中间环节特别繁琐,时间成本上耗费也比较大。
2.2 屹立不倒的供销社系统
自国家取消农资指令性生产和统配收购计划以后,供销社的专营权逐渐弱化,化肥、农药、种子等农用物资开放给了更多企业,农资价格、规模渐渐由市场形成。供销社系统逐渐向一家大型流通企业转变,因其拥有的硬件设施比如码头、铁路线、储备库以及数十万基层网点等带来的低物流成本,使得供销社至今依然是农资流通行业的「大哥大」。
供销社的主要流通方式是,建立各地农资配送中心以及农资连锁加盟店,配送中心通过对终端加盟店最终用户的订单和销售进行预测,从供销社旗下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规模化采购、进货、存储,然后按订单所需量送至各地方连锁加盟店。
2.3 制造厂商为主的农资连锁集团
农资由紧趋缓,国家逐渐开放农资市场,资本随之进入农资领域,品牌成为了农资市场新的竞争力。随后,大部分制造厂商开始打造自身农资品牌,以部分直营、主要加盟的方式开展线下区域农资连锁店。
(1)诺普信
诺普信创立于1999年,由深圳瑞德丰农药有限公司参与投资,是一家进行农药原药大批量采购,集中加工成为制剂,然后通过农资营销网络将其售卖的农化企业。2018年,诺普信以21.56亿元的营收位居国内农药制剂领域销售冠军。
公司主要经营产品为杀虫剂、杀菌剂,以及少量除草、植物营养剂等;其中杀虫剂总业务量占50%左右,是其业务占比最高的产品,也是毛利最高的产品。
诺普信产品的营销方式主要为开设末端加盟连锁店,进行产品售卖。而比较特别的一点是,诺普信对中间的经销商(通常为企业)进行控股合作,打造产供销闭环商业模式。由于控股前的经销商们只能供货给末端,仅具备销售职能,所以在末端服务差异化竞争上,诺普信给予经销商无人机飞防植保技术支持以及营销方案支持;控股后,经销商从工场拿货,根据各加盟店需求情况通过自有物流运输至区域门店。
(2)红太阳
红太阳是一家比较全面性的农资国有产商,业务涵盖农药、肥料、医药等,以农资连锁、国贸等经营方式为主。公司于1989年成立,2012年以农药产品上市,产品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动物营养等。
红太阳经营模式采用加盟制,不管是县、乡、市级经销商或门店零售商,还是农场、园林等直接采购的大客户,均可以进行加盟合作。
2.4 线上平台渠道
除了供销社、传统经销、线下连锁渠道,电商的冲击使得农资行业逐步线上化。小部分经销商或是个体,通过与生产厂商的直接采购取得低价的农资产品,再在淘宝、京东等B2C电商平台上开店,零散售卖,快递发货。
另外,农资行业出现了B2B垂直电商平台,集中采购农资产品,为B端供货。
(1)大丰收
大丰收成立于2014年,借助线上平台为农业种植大客户解决农资、农技以及农产品上行难的问题。大丰收直接跳过中间的品牌商、经销商以及销售门店,直接面对客户,通过快递或当地合作落地配企业将货物直接送至客户手中。
2016-2017年,大丰收作为农资行业为数不多的获资本青睐的企业,连获两轮合计超过3亿元融资。就在2018年农资行业走向下坡路,许多农资企业业绩出现大跳水时,大丰收于12月获得华创资本C轮数亿元的投资。
连获三轮投资的大丰收如其企业名称一样,为农民或种植企业的生产以至于经营提供众多解决方案,包括种植方面的植被保护技术支持、农资设备支持,以及营销策略咨询服务等。
(2)田田圈
田田圈成立于2013年,是上市农药企业诺普信全资控股的农资电商平台。由于母公司为农药生产企业,所以该平台货物来源大部分以诺普信为主。
与大丰收不同,田田圈整合中间经销商、零售商,通过母公司对经销商的股权收购以及合作加盟,从线上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而甜甜圈的收入来源,以作物专家为平台上的企业客户提供「销售+服务」从而收取服务费为主。
3.1 种子、农膜、农机
种子、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相对比较稳定,虽然运输量大但是运输要求不高,一般的公路运输服务就可以满足。含水率较低的种子,可直接装入麻袋或布袋中进行运输,含水率高的种子可装在框、箱中运输。
一般小批量的种子或农膜,可直接通过快递进行配送,减少客户自提成本。而一些中小规模的经销商或厂商,由于货量偏高,会选择快运企业进行收发货。如果大量运输种子,企业倾向于选择如佳吉这种有医药物流背景的合同物流企业,以整车为单位,全面保障货物完整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种子产品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与地域性,宇鑫、长通等企业也在农资物流领域具备大展拳脚的能力。
农业机械由于体型普遍比较大,to C的零散商家一般会选择德邦、安能、韵达快运、中通快运等企业进行运输;而对于大型工厂所生产的大批量农机产品,一般会选择合同物流企业。
3.2 农药制剂
农药制剂的运输按情况可分为普通运输与危险品运输。
90%的中低微毒农药,都在普通运输的范畴内。《危险品名物品表》中的农药只有28种原药和22种农药制剂成品,而这22种成品制剂并未在中国登记使用,原药通常都是以危化品整车运输为主。
所以在国内,农药成品制剂的运输只要厂家、品牌商按照规定(容器容量在5kg或5L以内且每包件不超过30kg)按要求进行包装、贴标签,能够满足物流要求的企业都可以承运。不管是B2C线上购买走快递物流,还是经销商中等批量走零担、专线,亦或是大批量直接与合同物流企业合作定时定量发货,皆可进行农药运输。
3.3 化肥
近几年的化肥物流运输特别有意思,随着国家对公路运输车辆车身大小限制之后,国内许多地区运价提升,化肥货源从公路回转到了铁路;同时,赖以铁路运输生存的煤炭、粮食等大宗货物季节性高峰的来临,使得铁路运输的运力获得进一步的压力。
不少化肥企业选择海运。化肥生产企业将生产出的化肥经过灌装成袋装,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输至港口,再通过散装至船舶,然后再末端在港口同样进行袋装加工后公路或铁路运输至目的地。虽然价格成本比较低,但过程比较繁琐,效率低下。
还有些企业顶着成本压力通过公路运输小批量的化肥产品,这些公司大多以当地区域网物流企业合作为主,原因是区域网物流企业的价格更低。
3.4 农资专业区域落地配企业
巨大的农资市场衍生出了不少区域落地配企业,这些企业以农资运输为主,根据农资产品特殊的仓储需求制定仓储建设,同时自身负责农资的末端落地配送或是前端收货。例如,四川农资集团旗下蜀龙物流、郑州安利物流等。
4.1 集采共配改变小、散、乱的市场
农资市场逐步线上化,各类平台的出现,使得农资在采购端渐渐转入集采的方式。不管是末端农资门店、区域批发商,还是中小型农企,都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农资产品。平台降低了企业采购成本,也减少了中间批发商、经销商的库存成本,以销定产,实现农资物流的高效运转,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库存压力。
以小、散、乱为特点的农资市场,从采购端到配送端进行集中,使得农资生产企业可直接通过平台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方物流慢慢涌入农资市场,改变传统农资企业自建物流的高昂成本。
4.2 农产品逆向物流的机会
在农产品物流中,不但有正向渠道的供应,还有农产成品的逆向返程物流,其中的市场比农资物流市场更大,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更高。通过对农资物流以及农产品逆向物流的相匹配,区域网物流企业可以与农户进行合作,开发农资下乡配送与农产品逆向物流相匹配的服务,顺应农村电商的开发。
4.3 末端差异化服务
从代理商到消费者的传统农资供应链中,代理中间商只有售卖职能,末端物流只有配送职能;而通过平台的搭建,赋能代理商与厂家,直接面对农户,衍生出农产品种植技术以及植被包养技术的增值服务。在农资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商家对末端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对物流企业来说也是机会。
*文章为运联传媒原创,转载需授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