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物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整合创新的序幕已经拉开。
注:【解码欧洲物流】2012年9月,运联传媒组团出访欧洲,来自传化物流、卡行天下、新杰物流、恒路物流、大金物流、金豹物流等多家国内公路物流业的代表性企业的十几位高管,以及中国物流学会戴定一常务副会长,共同参加了这次为期12 天的演讲、对话、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现实,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中国公路货运行业发生整合,整合的中坚力量——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智慧的物流企业家,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求索欧美,放眼域外,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与欧洲物流企业家的深入交流,带来了思维的新角度,碰撞出思想的新火花。
原载于《货运中国》文/徐水波
从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成熟度来看,欧洲比我们至少要领先50 年。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我们的明天。借鉴他们的成熟经验,可以加快我们对创新模式的探索过程,少走一些弯路,减少一些创新革命中的“试错”成本。
1、 产品与服务是根本
在欧洲完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中,物流企业生存的根本在于具有系统竞争力的物流产品与服务。在考察的企业中,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定义都很清晰,所有商务和运营都围绕定义在做。
像Artoni,针对末端派送把意大利各地区定义到1/2/3/4 天;TNT则定义了9:00/12:00/17:00,不像国内物流企业没有清晰承诺及商务、运营标准;也不像国内电商一味地无限制拔高,弄得物流企业接不了,只好自建,但付出了成本奇高的代价。
在德国辛克公司交流的“LTL”(零担运营)和“FTL”(整车运营)以及出乎意外的“重资产运营”模式和“卡车租赁”模式等都印象深刻,可借鉴之处颇丰。
2、资源共享 整合发展
欧洲的物流企业都善于整合资源,而且战略合作伙伴比较稳定,各自的利益空间形成比较稳定的均衡,信用和游戏规则比较清晰。不像国内物流企业,一方面同质化竞争使得在货主客户面前没有议价能力,价格节节败退,而再去不断地挤压合作伙伴,这对当今中国物流行业已经整体步入“微利竞争”的时期下可作为尤为重要的借鉴。
意大利Artoni公司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他在用4PL的方法做3PL。整个公司只有300来名员工,只在经营、销售和服务质量控制上有员工,整体的运营全部外包,整合了3000多名员工的各类合作伙伴,自身的员工没有一人触碰货物。
比利时H·ESSERS物流公司是欧洲少有的重资产运作方式,仓库、汽车等全部自有的重资产经营。他广泛结盟,善于借力拓展网络和市场。这很有借鉴意义,但考验我们的商业信用和开放胸怀。
3、从提升供应链效率出发
从我们考察的欧洲企业来看,他们都选择并聚焦特定行业,并从供应链角度,做深做专做出竞争力,垂直化非常明显,容易形成在特定行业的品牌影响力。
比利时排第一的物流企业是H·ESSERS 公司,让人惊讶的是在2008年底金融风暴至今,它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并且是欧洲少有的重资产运作方式,其最重要的借鉴是不求全能,但在特定行业如化工、医疗器械等垂直化市场方面提供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另外,由于对货源把控好,其重资产运作方式的经营情况也很好。
意大利Artoni 公司自身核心能力定位清晰,将信息化、营销和国内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作为自身核心能力紧控不放,运营、网络拓展则通过借力和资源整合完成。加上全自动仓储等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单价可以达到约1.7 元/kg,人员效率是华宇的6倍。
欧洲知名的辛克公司,也是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超群,不是只关注某个环节,而是整体考虑,专注特长。而且其专业化的流程运作能力很强,我们整整被介绍了5 个多小时,对方非常认真,这样的专注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次欧洲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也向欧洲同行介绍了中国经济和公路物流的现状、未来和市场机遇。物流已经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虽体表现差强人意,但是整合创新的序幕业已拉开,任何想法都有可能成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