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正式完成!他的话让我们看到了普洛斯的新征程
1月22日,普洛斯(GLP)宣布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标志着普洛斯的私有化进程全面完成。

1月21日,普洛斯(GLP)宣布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标志着普洛斯的私有化进程全面完成,

而就在3天前的1月19日,普洛斯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志明先生在《 运联年会2018:趋势与预测大会 》上向公众讲述了一个他眼中的不一样的普洛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让人受益良多的观点。

作者 | 贾艺超(运联传媒记者)

 

1月22日,现代物流设施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普洛斯(GLP)宣布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退市,标志着普洛斯的私有化进程全面完成。

2017年7月普洛斯与中国财团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拟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进行私有化,协议对价为每股3.38新加坡元,同年11月30日召开的股东大会上,普洛斯私有化获得压倒性的股东赞成票支持,并在之后获得新加坡高等法院的批准。

据公开消息,普洛斯股东已在2018年1月19日收到协议对价的支付,今日,普洛斯宣布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普洛斯私有化历时半年终于画上句号。

而就在1月19日普洛斯私有化完成交割当天,向来低调的普洛斯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梅志明先生高调地出现在公众面前。

当天的运联传媒2018年会上,梅志明参与了以「解密普洛斯的2018」为主题的现场访谈,那么,梅志明是如何定义普洛斯的?他眼中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普洛斯到底是什么公司?

「普洛斯是一个创业公司,并永远保持创业和小公司的心态」

 尽管经历了14年的时间,神秘且低调的普洛斯,公司规模全球数一数二,众多明星物流企业背后也都闪耀着它的影子,但梅志明仍然认为:「普洛斯是一个创业公司,并永远保持创业和小公司的心态。」

普洛斯成立之初是做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属于物流业里比较重的环节,也是物流的节点,即物流场地、仓库,并建立起网络。梅志明表示,目前,普洛斯在全球已经布局了几百亿美金的资产。

「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和客户合作关系中的微妙变化。客户需要的不单单是一个场地等基础设施,更需要的是怎么解决他的运力、设备、资金等问题,所以普洛斯思考着在这些方面开展服务。」梅志明说普洛斯是一个创业公司,并不是出于谦虚。 

2011年,普洛斯与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以50:50持股比例成立日本开发基金;同年,又与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收购日本的16亿投资组合;2013年11月,普洛斯推出中国物流基金I,世界上最大的专注于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基金,联合6大领先全球机构投资总计超30亿美元。自此,慢慢打开金融服务业务。

梅志明在访谈中指出,公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普洛斯发现做物流基础设施是一个非常重资产的业务,需要大量资金,但普洛斯没那么多钱,因此成立了基金管理平台。「大概花了约6年时间,普洛斯打造了一个400多亿美金的基础管理平台,来支持业务的发展。」

根据普洛斯今天发布的退市公告中显示,普洛斯管理的资产超过430亿美元,在全球八个国家拥有5900万平方米(6.36亿平方英尺)的全球投资组合。

那么,对于外界的质疑,普洛斯到底是一个地产公司?是一个投资公司?还是一个金融公司呢?

梅志明给的答案是,说普洛斯是一个地产公司、投资公司或者说一个金融公司,这些都不为过。因为,在梅志明看来,普洛斯的长期战略始终未变,就是要成为「现代物流行业的最佳运营商」。它一直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去支撑并赋能这个行业和行业的参与者,以创业的心态脚踏实地,抓住机遇,快速发展。

「谦虚」里藏着大智慧。

 

普洛斯为什么能做到这么大?

「成功,百分之八九十是你的运气」 

普洛斯为什么能做这么大?当提及这个问题时,梅志明用三个词来形容他的商业理念:人、方向、时间。

1)把「人」放到第一位

梅志明说,「我觉得要做什么样的公司,最终还是要回到人。也非常荣幸能打造一个平台,适应很多不同的人,拓展很多业务和地区。」

普洛斯用了3年时间在美国市场从零做到第二位,但是这三年里,他本人去美国的次数不超过12次,都是依赖于合伙人及他的团队去做。

「上个月,普洛斯在英国花28亿美金收购了一家公司,收购签字之前我都没有去过,只是在中间过程当中打过电话给我,谈到对方加价太厉害,超过所收购的范围,但是其他的过程都是一位32岁的年轻人负责的。我相信他有这个能力,所以他能代表我去做一个28亿美金的投资。」

所以在私有化正式完成交割的19日当天,梅志明仍然可以放心地出来。

一个商业帝国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由一人顶上去的,他选择相信不同的人,充分释放他们的能力。

2)有了方向才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2003年普洛斯进入物流行业的时候,行业相对来说更像是一块任由种子生长的荒地,也没有人能像现在一样对行业认知清晰。对于普洛斯来说,那个时候选择物流行业并相信一批年轻人可以改变这个行业,是一个伟大的冒险。 

而梅志明保持着一贯的谦虚说道,「我一直说我的管理能力是一般的,所以我不希望进入一个管理水平很优秀的行业。所以,普洛斯才要选择一个管理能力不高的行业。也正是当初行业的不成熟,才给了创业初期的普洛斯团队更多、更大的空间,慢慢磨练能力、磨练内功、做大规模,逐渐形成行业竞争力。

梅志明选择了一条开荒的道路,而不「追热点」。在他看来,如果没有自己明确想要去的地方,跟着别人去就很容易走错路。所以要选择一块荒地,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3)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

时间有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时长。

14年里,普洛斯慢慢累积竞争力。梅志明调侃地说,「我们比别人笨一点,但要起得比别人早,一定要提前5年、10年在一个行业慢慢的做。」

第二个是正确的时间点。

互联网+、AI等理念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和推广越来越受重视,普洛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投资了很多创新性科技公司。

按梅志明的话说就是,「什么时候就做什么事情」。

梅志明认为,互联网+、AI等这些理念并不是新的,之前没有发展起来是因为应用成本太贵,所以没可能。但当他看到一个小小的趋势,很快就抓住了。

「就是芯片的成本,传感器的成本越来越低你才可能应用这些技术。另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数据获取成本降低,由此诞生了很多新模式。」

梅志明总结道,「所以,当时我们判断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大的趋势是否具备这个条件?当看到这个条件很快就到来了,我们就很快做投资。」

未来10年、20年,可能是中国难得一遇的机会。梅志明相信,在这个大的环境、大的方向、大的趋势下,会有很多的机会。

「有时候做成一件事,90%跟个人能力是没关系的,而是你正好在那个时代,正好在那个机会上。所以我说,成功了也别自大,90%是你的运气;失败了也千万别太过难受,继续努力总会有机会。」

正确的时间点,正确的事物才会被催化。

 

年轻的物流企业家该怎么做才好?

「做一个靠谱的人,做人比什么都重要」

梅志明在回答为什么当初愿意投资一些很小而且商业模式不清楚的公司时,拿G7举了一个例子,他说,「G7刚起步时并没有提AI的概念,我就觉得老翟这个人很靠谱,就投他了。所以,做一个靠谱的人很重要。」

即便现在,梅志明也要谦虚地表示自己仍然是一个初学者,「过去大家出来打拼,20岁的年纪是靠体力,30岁是靠脑力,40岁靠关系,50岁靠的是名声,你的名字可以去赚钱。」

「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名声从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是你最重要的东西。一个创业者不会一帆风顺,你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处于执行中还是升级中,也不会一帆风顺。很多时候别人是否支持你,并不是因为你的模式,而是坚信你这个人的人品。」梅志明这样说道。

说到「做人」,这其中还有一件事例就是,2008年普洛斯拿到的13亿美金融资。当时正值金融风暴,大家都不愿往外投资,但普洛斯却拿到了相当高的资金数额。

这件事,充分地表达出梅志明的「为什么要做一个靠谱的人」。

「我能得到别人的支持,不是因为我比别人聪明,不是因为我能力比别人强,而是做人靠谱,所以在我有需要的时候,别人才会站出来来顶我一把。」

梅志明补充道,「做人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贪短期的,要想长期的,长期是什么呢?不是为了利,而是先做名!名是什么?个人的品牌,先把它维护好,其他都顺着来。」

对于未来,梅志明希望把普洛斯做成一个平台,而他自己则每天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某个酒店的大堂,与一些年轻的创业者交流,看是否能帮到他们;又或者与一些职业经理人交流,支持他们辞职创业。

事实上,这也是梅志明最近几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梅志明想的不是如何多分一点蛋糕,而是乐意帮助更多人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 

他说,「我最大的梦想不是最后赚多少钱,有多少资产,而是我在多少个成功的公司里扮演过什么样的角色,这是我希望得到的财富。」

也许,梅志明还是希望做物流行业里的一个推手,藏在幕后出力,坚定地做一个影子,一个「神秘的人」。

赞  107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