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次转型到国资入股,怡亚通邱普解读供应链的四种核心能力
国资入股后,怡亚通主要会在资金和资源方面获得支持。

来源 | 运联传媒(ID:tucmedia),作者 | 杨宏远(运联传媒记者)

*运联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8月28日晚间,怡亚通发布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怡亚通营业收入为369亿元,整体发展呈增长趋势。

在半年报发布前不久,怡亚通宣布深投控(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8.2亿元入股,根据《运联传媒》8月24日在亿欧主办的「科技落地 物链未来—GIIS 2018物流产业创新峰会」上获得的最新消息,双方8月23日已完成股权交割,至此,深投控持股13.3%,成为怡亚通的第二大股东。

怡亚通副总裁邱普在峰会后的媒体采访环节中说道:「 我们觉得国资入股是一种双赢的方式。」国资入股后,怡亚通主要会在资金和资源方面获得支持。

在国家去杠杆的大环境下,银行对供应链行业的资金支持受到了较大影响,新资金的注入,是目前怡亚通的迫切需求。除了资金外,深投控所持有或运作的丰富社会资源,也对怡亚通有更深远和持久的帮助。据悉,深投控将派两名高管进驻怡亚通,参与公司治理,帮助其对接更多的业务和金融资源。

前有国资入股,后有上半年的优秀答卷,怡亚通发展势头正劲。

怡亚通副总裁  邱普

  1  

怡亚通的「三级跳」

怡亚通的发展,经历了从行业服务向平台型企业及生态型企业的三次转型,这三次转型也是其供应链思维形成和不断优化的过程。

1997年,怡亚通成立,借助深圳的地缘优势,做起了商贸公司。在做商贸业务时,怡亚通发现信息不对称提供了价差、利差、息差的交易方式,客户需求的变化,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怡亚通顺势开始为客户提供贸易服务,不再赚取较高的贸易价差,而是通过收取更低比例的贸易服务费用盈利,从而获得了更强的可持续性和跨行业服务的能力。

而怡亚通开始形成最初的供应链思维,则源于一次投标成功。

2004年,怡亚通在思科进行的全国招标中中标。当时,思科在中国实行的是代理制,自己办理国际运输、国际进口通关、付汇等业务,手续繁杂,管理难度大,导致国内的水货、假货很多。思科向中国企业招标,目的就是希望能把分销执行业务外包给一家公司,由这家公司在海外提货后,再统一配送给国内代理商。(运联传媒:tucmedia)

中标后,怡亚通不仅要完成所有货物的海外提取、报关、通关等动作,还要提供仓储管理,为货物贴上条形码、对编号进行扫描,并输入到系统中去制成数据包,每天发送给思科。为了完成这些服务,怡亚通当时斥资数百万开发了一套新的IT管理系统,之后,怡亚通又两度对系统进行了后续研发,重新设计了系统架构,使之可以和公司的各种业务模块以及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对接。

在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的过程中,怡亚通初步的供应链思维形成了。正如邱普所说的那样:「现在来看,当时的供应链服务形态是比较粗浅的,但是供应链打通了物流、商流、信息流的三个环节,在这一波分销渠道管理的变革的浪潮中,怡亚通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于是,2004年,怡亚通将公司名称从商贸公司改为了供应链公司。

2007年上市之后,怡亚通开始走向深度业务。邱普是这样解读「深度业务」的——「在全国380个主要城市,建立怡亚通的流通渠道」。邱普提到,从2009年至今怡亚通一直在推广这项业务,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减少社会的重复建设,提升全社会效率和效益。

在形成平台思维后,怡亚通在近几年又提出了「共生共融」的新流通供应链商业生态圈的概念。

何为供应链生态圈?邱普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平台是怡亚通构建的,生态是大家的,各种的组织形态都在商业生态中,里面有制造企业、服务企业、金融企业,还会有协会、媒体、资本、产学研等,其实就是各种组织形式的结合。」「新流通引领新零售」理念强化的是流通供应链的核心服务能力,面向中国680万家传统零售门店、个人互联网创业者、商业机构提供共享服务平台。

在刚刚发布的2018年半年报中也提到,怡亚通未来的发展战略之一就是要通过供应链的影响力、能力,推动更多企业的发展,建立生态圈,赋能给上下游企业。

怡亚通服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2  

供应链的四种能力

解读供应链的四种核心能力之前,邱普回答了何为供应链思维:「供应链思维是专注核心力、专注核心业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让管理更单纯,让核心业务得到更大化地发展。」

在20多年的发展中,怡亚通一直强调组织形态共同提升,供应链带动产业链、价值链的发生,最终在每个行业的价值链当中找到生存目标和地位。这一切,都必须围绕供应链的四种核心能力展开:整合、共享、协同、创新。

 1)整合

减少重复建设,是供应链平台思维的主要目的之一。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通过整合,形成最有效的资源配置。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物流体系已经基本完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建成,接下来更多的是存量整合游戏。

怡亚通「380平台」 在全国范围已布局200多万个终端门店,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流通快消分销服务平台。怡亚通半年报中提到:上半年,380分销平台继续加强流通领域各区域经销商整合力度,积极导入优质分销合伙人经营团队,扩充流通业不同分销渠道,深入覆盖终端,将「散、乱、穷、 小」的碎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壮大380分销平台体量的同时,注重加强精细化管理的工作内容,在逐渐显现出规模效应的基础上,提升利润空间

2)共享

「供应链是个大平台,就像高速公路一样,可以自由选择在哪一个地方下站。这样的供应链平台如果建成,社会的重复性建设会减少,这也是科技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邱普说道。

邱普认为,企业要学会共享,「为己所用」不一定要「为己所有」,要依靠平台。未来,供应链资源一定会聚焦到少数的综合服务平台,这是社会大趋势的发展。(运联传媒:tucmedia)

3)协同

协同是供应链的天然属性。未来供应链,不会再是企业跟企业间,而是产业跟产业、行业跟行业,甚至是国家跟国家之间的协同。而协同的目的,一是实现效率最大化,二是实现成本优化。

半年报显示,怡亚通围绕「1+N」商业模式(「1」代表核心企业,「N」代表核心企业上下游的经销商、 渠道商、零售商),依托制造业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积极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保理、国际国内信用证等各种形式的产业链金融业务,有效满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

4)创新

邱普在采访时对《运联传媒》说道:「一个行业要持续发展,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一定是有动力的,这种动力就是创新驱动。」目前,怡亚通在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云运用以及大数据方面都在积极展开布局。

归根结底,供应链思维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从服务的需求中来。单一的企业和商业模式很难满足流通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极速增长和变化的需求催生了供应链,也在加速促进供应链生态的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快速领会供应链思维和掌握供应链核心能力的企业,会成为这个生态圈的第一批受益者。

 

赞  1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