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2020年3月1日,新版国家标准GB/T 24616-2019《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正式开始实施。
来源:喜鹊到航空货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冷藏、冷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各地冷链建设逐步完善,消费市场日趋成熟,冷冻、冷藏食品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的主流食品之一,尤其是在餐饮行业占比较大。
2020年3月1日,新版国家标准GB/T 24616-2019《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正式开始实施,该标准代替了GB/T 24616-2009《冷藏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该标准规定了冷藏、冷冻食品在物流过程中的包装、标志、运输、储存和追溯要求,适用于冷藏、冷冻食品的物流作业与管理。
根据GB/T 24616-2019《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的相关定义,冷藏食品(chilled foods)是指,在8℃以下、冻结点以上条件下储运及销售的食品;冷冻食品(frozen foods)是指,在≤-18℃条件下储运及销售的食品;物流包装(logistics package)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对销售包装食品进行的再次包装。
关于物流包装,标准规定,应根据冷藏食品、冷冻食品的类型、形状、特性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合理选择物流包装方案,确保冷藏食品、冷冻食品在物流过程中的质量和卫生安全。
关于运输,标准规定,运输冷藏食品、冷冻食品应使用具备温控能力的专用设备,专用设备应防冻、隔热保温性能良好;运输设备厢体内应配置具有异常报警功能的温度自动记录设备,对运输过程中厢体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运输设备厢门处宜加装隔温装置等。
关于在途温控,标准规定,运输过程中不应擅自打开运输设备厢门及冷藏食品、冷冻食品的包装;运输设备厢体内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冷藏食品、冷冻食品要求的范围内;温度自动记录设备的记录间隔应≤5min,超出允许的波动范围应报警。
卸货作业要求,卸货区宜配备封闭式月台,并配有与运输车辆对接的密封装置;冷藏食品、冷冻食品的温度在卸货前应检测及记录,如果检测到的温度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和货主,协商处理措施;卸货时应轻搬、轻放,不应野蛮作业及任意摔掷,不应直接接触地面;卸货期间,冷藏食品、冷冻食品中心温度波动幅度不应超过其规定温度的±3℃;卸货作业因故中断时,运输设备厢门应立即关闭并开启制冷系统;完成作业后,应及时对运输设备厢体进行清洗、通风、视情况消毒,并在晾干后关闭厢门。
关于储存时的作业要求,标准规定,冷藏食品、冷冻食品入库后应及时进入库位,并进行存量记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入库时间、入库温度、储存期间温度变化、库内的温湿度、批号、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货位标签和平面货位图,记录应保留至相关冷藏食品、冷冻食品保质期后的半年;库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应满足冷藏食品、冷冻食品的储存要求并保持稳定,温度波动幅度不应超过2℃;在食品进出库时,库内温度波动幅度不应超过±3℃。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测库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库内温湿度监测装置的记录间隔应≤30min,超出允许的波动范围应报警;应根据不同冷藏食品、冷冻食品的需要,适当对冷库进行通风换气。
3月1日起实施的GB/T 24616-2019《冷藏、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国家标准在运输方面,补充或增加了如温控能力、实时监控设备要求等专用设备的要求,在运输作业方面增加了作业清洁、作业区温度控制、作业装载原则、混装、装装码放等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食品冷链企业的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也在一定程上为确保食品运输流程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喜鹊到平台当日达业务能够根据客户下单时间,提供高品质的门到门、门到港、港到港、港到门系列服务。 连接物流商与客户端,发挥平台的链接优势,接入各个环节的优势资源,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冷藏恒温物流运输解决方案,形成全链路服务体系,打造一站式便捷供应链服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