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冯氏72亿港元私有化里的普洛斯身影
传统正在被改变,变化与融合中的商业发展史正在发生。“物流业务”便是利丰与普洛斯达成合作最重要的契合点。

来源:观点(微信号: guandianweixin)


在足够长的历史时期里,总能看到一个个似曾相识的轮回画面。

3月20日下午,香港冯氏家族联合普洛斯在港交所闭市后宣布,拟向利丰有限公司提交私有化要约。根据计划,该私有化要约每股现金作价为1.25港元,涉及57.7831953亿股,总金额约72.23亿港元。

创立至今的114年里,利丰也不是第一次被私有化了。1989年,冯氏第三代掌权人冯国经和冯国纶两兄弟“内部动刀”,发动了管理层杠杆收购并完成了利丰的私有化。几经调整后,利丰于1992年才重新上市。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当初,但这次是否还会“重来”,谁也没有答案。

在上一次私有化中,冯氏兄弟找来了私募基金作为助力。稍有不同的是,这次充当“外援”角色的普洛斯则是利丰在物流领域里的同行。

今年以来,普洛斯的投资动作频频。在此之前,其刚刚与嘉民集团达成协议,以此收购嘉民集团位于中东欧体量达240万平方米的物流不动产资产。

协助冯氏家族完成私有化之后,普洛斯的投资版图无疑会进一步得到扩大。同时,它也将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见证利丰这家百年老店的第二次告别资本市场。

第二次私有化

想了解利丰的过往,故事要从一百年前说起。

1906年,26岁的冯柏燎与李道明二人合伙在广州创建了利丰公司,“Li Fung”的名称正是各取二人姓氏谐音所组成。

1937年,利丰总部迁至香港,并成为了香港最早的一批贸易商号。此时,冯氏第一代掌舵者渐渐放权,冯慕英、冯汉柱等冯氏第二代开始上位。

或许是那个年代独有的紧迫感,冯氏家族前三代人的接棒时间都非常早。1972年,年仅23岁的冯国纶出任利丰纺织部经理。没过多久,在国外完成留学的冯国经也从返回香港并进入利丰管理层。

为了摆脱原有家族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冯国经、冯国纶二人提出了将利丰上市的建议。1973年,利丰发出招股章程,向公众发售1350万旧股,占公司股权的25%,发售价每股1.65港元,最终获得113倍的超额认购。

正式挂牌上市后,冯氏家族持有利丰的股权从发售前的99.92%减至74.92%。

首次“去家族化”启动了利丰一轮增长峰期。上市之后,利丰开始走向多元化。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利丰的业务范围已经由单一的进出口贸易扩展到了制造业、地产、仓储、航运、财务、保险及投资等行业。

16年后,业务过于分散的利丰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趋势。到1989年时,冯国经、冯国纶二人通过私有化的方式开启了利丰的第二轮“去家族化”。

此时,冯氏一族在利丰股权结构中仍占据着较大比重,而经过三代家传,其所持有的公司股权已经分散到了三十余个堂兄弟姊妹手中。在顶住了家族内多方压力和意见之后,利丰的第一次私有化最终得以成行。

通过这一动作,除冯国经、冯国纶二人外,其余冯氏家族成员全部退出利丰管理层。1992年利丰再度上市时,冯氏家族的持股比例降到了46.5%。

完成集权后,冯国经二人也开始对公司进行了整顿,并回归到出口贸易业务这一核心业务上。1995年及1998年,冯氏兄弟先后收购了英之杰采购、太古贸易和金巴莉等几家同级别的贸易公司,分布全球的供应链版图逐渐成型,营收与利润也开始以20%的增幅回升。

再次上市至今过去了18年,已经传承到第四代的冯氏家族又一次提出了私有化,是由于股价过低,还是基于业绩下滑等原因暂时还未可知。

在3月20日的线上业绩会,四代掌舵人冯裕钧对私有化方面的问题未置一词,仅表示“因现时多变的宏观环境因素和新冠肺炎的影响,难以预计未来的情况发展,故决定暂时不公布未来三年计划。”

惨淡业绩与物流野心

未知的结果在揭晓之前,还是会有些微迹象可循。

在过去的18年时间里,2010年前后是利丰在股市上的高光时刻。彼时,其最高曾有过每股22.779港元的高位。2011年之后,利丰的股价便开始持续下跌。与过去几年相比,利丰如今每股0.5港元的价格无疑处于低位。

另一方面,经营增长问题或许仍是利丰再次私有化最为直接的动因。巧合的是,如今的利丰似乎面临着和首次私有化时一样的困境。据其公布的业绩数据来看,今年已经是其核心经营利润持续下滑的第二年了。

公告显示,利丰2019年核心经营溢利下降22.9%至2.28亿美元,营业额减少10.1%至114亿美元;经调整股东应占溢利减少43.9%,为7400万美元。

对于这份有些惨淡的成绩,利丰回应称,财务业绩是受到了多年的去库存和客户周转趋势以及零售业破记录的关闭和破产的影响。

不过,其表示,这一行业的压力被物流行业等主要客户的市场份额增长所抵消。于2019年内,利丰的总利润率提高了0.1个百分点,至10.7%。利丰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物流业务利润率较高的贡献。

相比下滑的零售业务和整体业绩的颓势,利丰物流业务的数据显得格外耀眼。2019年内,其国内物流服务营业额增长了3.5%,达到12亿美元。

有业内人士指出,利丰这次私有化不排除和上次一样,有趁机整顿公司业务的可能。而其在物流方面的野心,或许也正是选择拉普洛斯入局的原因。

利丰方面也表示,鉴于零售行业的变化,公司建立未来供应链的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全球经济逆风持续存在,以及由新冠疫情流行引起前所未有的破坏的情况下,这一点变得更加明显。

事实上,普洛斯也并非是利丰在物流业务上的首个合作伙伴。在2019年时,利丰旗下的LF物流曾引入了淡马锡投资公司的3亿美元投资,据此,淡马锡方面也获得了LF物流21.7%的股份。

虽然淡马锡与普洛斯都是具有投资属性的资本平台,但对于利丰而言,其显然更为看中普洛斯手里那份成熟而庞大的物流资产。

普洛斯参与私有化

选择普洛斯,利丰的意图不难理解。据最新报道显示,在完成与嘉民集团的收购协议后,普洛斯的资产管理规模将达890亿美元,在欧洲的物流网络新增至10个国家。

对于本次插手利丰私有化,普洛斯表示:“我们相信通过该交易实现的协同效应,将创造出未来所需的数字供应链。”寥寥数语中,唯一能够确认的是,“物流业务”便是利丰与普洛斯达成合作最重要的契合点。

普洛斯还透露称,利丰的现有管理层将会继续负责日常业务的运营。听起来,私有化之后,普洛斯似乎并无意于干涉到具体的经营决策层面。不过,无论是从物流业务合作的角度,还是根据要约协议来看,普洛斯在这场私有化中所占据的分量显然不仅仅是一个股权投资人这么简单。

据了解,在全资控股本次私有化要约人的Golden Lincoln Holdings II Limited公司中,股份分成拥有附表决权股份及无表决权股份两类。其中,冯氏股东持有27.6亿股附表决权股份,占附表决权股份的60%,及占控股公司股份总数的32.33%。

与此同时,GLP A股东持有18.4亿股附表决权股份,占附表决权股份的40%,及占控股公司股份总数的21.55%。GLP B股东持有39.38亿股无表决权股份,占无表决权股份100%,及占控股公司股份总数的46.12%。

简而言之,在私有化后的控股公司中,虽然冯氏家族仍然掌控着绝对话语权,但是普洛斯方面也保留了一定的表决权。

除此之外,协议中还规定,附表决权股份及无表决权股份均可按其各自在控股公司的持股比例对于控股公司作出的任何分派享有相同权益,且无表决权股份可优先于附表决权股份获得任何分派。从占控股股东总股份比例来看,普洛斯方面的占股比例已经接近70%。

于普洛斯而言,无论是从扩大物流版图的角度,还是从投资收益的角度去看,这似乎都是一笔不错的买卖。当然,前提条件是,普洛斯与冯氏家族合作之后,利丰的经营情况能够在未来出现改善。

>>>原文链接

赞  0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