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眼界!顺丰DHL打开了自贸区的仓库……
物流供应链中,仓储与增值服务相辅相成。

来源 | 快递杂志,作者 | 《快递杂志》记者 戴元元


当一万多辆货车游走在200多个运营站点之间,数万名员工在其中奔忙,这很像传统意义上的快递服务场景。

不过,这次我们要揭开面纱的不是快递的收转运派环节,而是要进入快递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些“位面”——供应链(服务制造业)和跨境(自贸区)。

近日,记者深入顺丰DHL供应链上海康桥总部、叠桥自动化仓、外高桥保税区保税仓库等,通过采访仓库相关负责人、记录机器人运行数据,了解不同性质仓储运作过程。

邂逅“康桥”

仓,在古代主要是存放粮食的。发展至今,“仓”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仓库”,而是在供应链一体化背景下,现代物流体系中的“仓储”。

1)“巨无霸”炼成

顺丰DHL供应链康桥配送中心

康桥配送中心,位于上海东南部康桥工业区核心位置,这里是顺丰DHL供应链的总部,也是顺丰DHL在国内租赁的较大的仓储设施,仓库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每年在这里处理的货物量高达150万件。

据顺丰DHL相关人士透露,康桥中心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具备了当时市场的最高规格,DHL供应链(当时还未与顺丰合作)对建造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造商在康桥为其中国区总部和快速消费品的分销中心兴建全新的、更大规模的仓储设施,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在满足所需装载空间的条件下建造面积最大化的“L”形仓库。

就算在13年后的今天,当记者走进康桥中心时,也依然为当初的宏大设计而惊叹。在净高12.5米的屋顶建构之下,一排排巨型货架如高楼般屹立在仓库之中。建造者为顺丰DHL量身定制了高净高的仓储设施,使建筑密度和仓库容积得以最大化。

这里又被大家称为“共享仓库”,因为它实在太大了。内部又根据存放的不同货物被隔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有奶粉仓、巧克力仓、服装仓等;每个独立空间都实行严格的安保制度,幕墙上设置了巨大的电动门,严控出入;每个空间内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比如巧克力仓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更高。

除了货与货之间的共享,还有货与人之间的共享,这里有200多人的办公空间。“前店后仓”连为一体,进出便利,为仓内高效运转提供了保障。

2)“我不是粮仓”

从“粮仓”转变为“仓储”,是“仓库”向“配送中心”的升级转化。传统仓库侧重于管理空间,而配送中心除了具备仓库功能外,更具有管理时间(货物周转速度)的能力。

顺丰DHL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地区针对行业特性提供从采购、生产、流通、消费到逆向等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如针对快消品的食品二次包装服务,针对生命科学与医疗的符合GSP资质的高标准运作,针对汽车行业的入场物流,针对高科技的保税及非保税的仓储及清关服务。

这些不同场景的供应链服务中,“仓”是最核心的概念和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康桥中心为例。第一,康桥中心是顺丰DHL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中心。库存成本是主要的供应链成本之一,为巧克力商、奶粉商和服装商管理库存、减少库存、控制库存成本就是顺丰DHL的主要任务之一。

第二,康桥中心是顺丰DHL物流与供应链中的调度中心。仓储直接与供应链的效率和反应速度相关。客户希望仓储处理物品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甚至100%,并能够对特殊需求(如促销旺季)做出快速反应。当日配送已经成为许多仓库所采用的一种业务方式。当客户要求仓储不断提高精确度、及时性、灵活性和反应程度时,顺丰DHL就必须为之做出改变。

第三,康桥中心还是现代物流设备与技术的主要应用中心。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是通过现代管理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应用来实现的,效率促进了供应链上的一体化运作,而高科技的应用则为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为了让物流畅通无阻,顺丰DHL联合华为以康桥中心为孵化场,借助华为智慧园区沃土数字平台以及全栈ICT技术能力,结合顺丰DHL 50年来的物流行业积累和创新实践,打造智慧新园区。

顺丰DHL与华为云制定了“建连接”“汇数据”“+智能”的建设思路,并规划了“1中心”+“4场景”+“10需求”的建设内容。

“1中心”是指一个IOC大屏实时呈现仓库运营状态、温度状态、叉车实时运行状态、安防监控状态、车辆调度情况等,真正实现数字孪生;“4场景”是指智慧技术覆盖的综合安防场景、便捷通行场景、资产管理场景和泊位管理场景;“10需求”是指视频巡逻、人车布控、访客管理、车辆识别自动放行、资产管理、资产盘点、轨迹追踪、资产超区域报警、智能调度和泊位状态可视化等。

第四,康桥中心是物流与供应链中的增值服务中心。现代仓储不仅提供传统的储存服务,还提供货物的后期组装、包装、打码、贴标、客户服务等增值服务。

“在物流供应链中,仓储与增值服务相辅相成。”康桥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康桥中心某进口奶粉仓位,一条几十米长的贴标流水线在一侧延伸,所有入库的奶粉都要被拆箱,每一罐都被贴上中文的“身份证”标签。

而在巧克力仓位,对巧克力的二次包装就显得更加“增值”了:一盒盒从瑞士、意大利和马来西亚等国进口的巧克力,在康桥的食品包装间进行二次包装,打上生产日期标识后运往全国各地的分销中心及经销商处,最后陈列在各大超市的货架上。

可别小看这些增值服务。仅仅一个巧克力二次包装环节,就要求顺丰DHL拥有如下证照及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证明、食品贮存运输备案、上海FDA的食品贮存运输备案、食品和化妆品储存场所检验检疫备案凭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等。

仓内“精灵”

在电商物流供应链仓储环节,自动化系统使货品的拣选环节更加简单轻松。不论是轻便的电商订单还是沉重的大宗订单,在顺丰DHL仓储中,机器人都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1)“代你行走”

“货到人”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AGV机器人驮着整个货架来到拣选员的面前供其进行操作,一种是AGV机器人从货架上选取拣选货品所在的料箱送至拣选员处。两种“货到人”的方式各具特色,前者适合多种非标品的共同操作,但存储能力较低,所需AGV数量多;后者存储能力高,所需AGV数量少,但一般适用于单一标品的独立操作。

距康桥中心不远处,是顺丰DHL叠桥路某服装品牌自动化仓库。这里应用了一套料箱式“货到人”系统。

顺丰DHL叠桥中心机器人仓

叠桥仓库占地2000多平方米,大部分为料箱存储区域,区域内运行9台机器人,一次可携带4个料箱;此外仓库中设有3个人工拣选区,负责货品的拣选和打包工作。

顺丰DHL叠桥仓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仓储物流环节的柔性化、智能化,智能仓储机器人的需求正不断增加,而在料箱搬运、拣选场景中,料箱式“货到人”系统成为重要助力。该仓中9台机器人替代人工,通过在仓内高效协同作业,可以完成某服装品牌中国区的库存管理和订单业务,大幅提升仓库效率并实现信息化管理。

“根据客户需求,每天可完成1万件货物的自动入库和自动出库。目前仓库内仅有7人,而没有使用自动化系统前需要30人保持仓库运转。”该仓库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料箱式“货到人”系统可支持4米高的货架存取,相对传统人工货架提升存储密度80%。每平方米平均存储10个标准料箱,大大提升了存储空间。AGV机器人一次可搬运多个料箱(一般为4个),在仓内快速实现物料存储、搬运、拣选、分拣的自动化。

叠桥中心区域内运行9台机器人,一次可携带4个料箱

料箱上贴有二维码,地面上也贴有二维码,方便机器人在存储、行走时进行数据计算及路径规划。据了解,该系统每小时可完成 2500 多件服装的入库,入库效率比人工大大提高 ;每小时可完成近 700 件服装的拣选,出库效率也大幅提升。由“人找货”到“货到人”的升级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及准确性,同时通过机器作业替代人工搬运作业有效减少人员走动距离,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随着电商与物流的发展,仓库中的货品数量不断增多,出入库越发频繁,作业流程也变得更加复杂。而多数仓库的管理模式还处于人工阶段,仓管员需要拿着笔纸记录货品的入库、出库、盘点、调拨等情况,不仅增加了仓管员的工作量,作业效率和准确性也难以保证。

为提高仓库的运营价值,高效准确的仓库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顺丰DHL叠桥仓“货到人”系统可让仓库管理和作业更流畅和高效。系统支持客户原业务流程需求,包括混箱入库、B2B拣货、B2C拣货、盘点、理库、库存优化和库存管理等,优化并提升整体作业,让工人的操作更轻松,提升仓库的作业准确率,降低仓库的管理难度。

在人工拣选区,顺丰DHL也应用了“Pick to Light”系统。“Pick to Light”主要用于多客户订单,类似于“按灯拣选”的设置,但位置和灯是指定给每个客户订单的,而不是拣选位的SKU。在操作时,拣选员需要扫描SKU以在需要该商品的客户订单上显示数量,辅以这套“亮灯”系统的还有拣选员套在食指上的“指环”。

关于“指环+亮灯”分拣模式,记者曾在2019年的“实验室”栏目进行过详细报道。该模式在快件分拣环节可以很大程度地解放分拣人员的大脑和双手,降低工作压力和培训难度,同时大幅度提升分拣效率,节省操作时间。

同样,该模式在很多电商仓库也有用武之地。比如在小米某地的云仓,所有打包台都应用了指环扫描设备,省去了人工拿放巴枪的环节。记者实时测算,一部小米手机在熟练工佩带指环操作下,打包过程需要8秒左右;同样的商品在巴枪扫描操作下,打包过程需要9秒左右。不管是快递集包还是电商产品出库,类似的场景下用可穿戴式设备替代巴枪,一般可节省10%以上的时间。可别小看这点时间,几百人同时打包,当每人平均打包上千件时,就可以省出几十个小时。 

2)“林间穿梭”

告别叠桥仓,向北行车40分钟,便到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这里是顺丰DHL服务于某洋酒品牌的另一座现代化仓库。

该洋酒仓占地7000平方米,设两个出入口,一个为进货口,一个为出货口。16:00,还有货车停在两个出入口进行作业,一片忙碌。

顺丰DHL上海外高桥保税仓的穿梭式自动化货架系统

进入仓内,一样的货架林立,不同品类的货品按照一定的运作规律整齐摆放。与传统人工仓明显不同的是,这里配备的是穿梭式自动化货架系统——由货架、台车以及叉车组成的高密度储存系统。穿梭式货架通过穿梭车在存储通道里作业,存取效率与安全性都高于传统货架。

记者看到,一位叉车司机正在将一批远洋航运来的货品进行上架:将一标准托盘货品放上穿梭式货架底层的台车,然后叉车司机利用手中的遥控器来操控台车,将货品放入指定位置。他告诉记者,出货的流程与此相反,先遥控台车将货架深处的托盘移动至货架最前端,再用叉车将托盘从货架上取下,装入货车。

除了上海仓的“穿梭式”自动化货架,“货到人”自动分拣系统外,顺丰DHL在江苏苏州和无锡以及全国还拥有ASRSA仓库等自动化系统。放眼未来,仓库的自动化是趋势,与传统人工仓相比,自动化虽然需要克服投资成本、技术、人工等短期内的劣势,但在长期回报上却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自贸区”探秘

要深入了解顺丰DHL如何服务制造业以及跨境贸易,上海自贸区是必经之地,因为自贸区里的保税仓库是顺丰DHL供应链仓储服务中的重要一环。

1)自贸区“无感”

 “自贸区”“保税区”,不管哪个区,都是很多人的“知识盲区”。那么,我们先来填补一下知识空白。

什么是“保税区”?什么是“自贸区”?二者其实是“传承”或“升级”的关系。

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漂洋过海的生意都逃不过一道关:海关。想进中国做生意,必须先交了关税,所以跨国生意不好做:交税吧,生意还不一定做得成,不交吧,货成天在海上漂着,风险太高。此外,如果出现意外使得货物入不了关,货有“砸”在手里的风险。

这时候,如果我们划出一块地皮给“海漂”们歇歇脚,就显得特别人道,而且有助于贸易的达成。这段时间,货虽然在我们的地盘上,但不一定卖给我们,暂时由海关看管,不收关税。这就是“保税区”,是“境内关外”的概念。但是,货物最终如果要入关,税还得交上。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是我国第一个保税区,于199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经过30年的发展,外高桥保税区已成为国内经济规模最大,业务功能最丰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是全国第一个“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外高桥保税区做大做强了酒类、钟表、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健康产品、化妆品、文化产品十大专业贸易平台。

保税区的发展,兴盛了物流仓储产业,如果想更加广泛地带动城市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升级为自贸区。在自贸区里,不但可以囤货,还能拥有加工生产的“特权”,既带动产业发展,还能拉动就业。当初“海漂”的落脚地可以发展成大园区了。

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那么,上海自贸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物理形态?铁丝网围绕?大门紧闭?24小时安保值守?进入要过重重查验?以上统统都不是。

直到进入顺丰DHL的保税仓,牌子上的“保税仓库”4个字才提醒记者已进入自贸区,原来对上海自贸区的“刻板印象”瞬间荡然无存。与顺丰DHL的工作人员交流,才明白来时路过的写有“海关”两个字的“M”形大门就是上海自贸区外高桥保税区的5号大门。

当记者向顺丰DHL关务部门经理俞金和琚志刚提起这事时,他们看似对此已经见怪不怪,笑着说:“无感吧?因为你是坐小客车进来的。换成卡车,你肯定进不来。”

“外高桥保税区的每个大门对小客车都是开放的,进出无异于在上海市区闲逛。但是对货车是严格限制的,小到面包车都不能自由出入。”俞金说,“在外高桥保税区,小客车能走货车道,货车不能走客车道。保安会守在门口,看到货车都会检查。”

为什么不看小车,小车也能拉东西呀?琚志刚解答了记者心中的疑惑。外高桥保税区里主要是大宗工业品,从风险管控的角度理解,小客车根本不值得也没办法从这里带走货物,而且更重要的是保税区里的货物都是登记在册的,进出都有海关账册进行管控,货物多了少了都是要负责任的。

2)自贸区“妙用”

虽然还叫保税区,但外高桥保税区2013年就升级为自贸区,拥有更大的发展自由度。

自贸区里可以建住宅吗?答案当然是不行的。俞金说,现在的综合保税区大部分以仓储物流企业为主,没有来料加工的概念。不是说不能加工,而是成本高。一是用地、用工成本太高,二是原材料不能及时送到工厂的流水线上,自贸区虽然没有高墙铁丝网,但是有普通的围网拦阻,货车进入非常不方便。“外高桥这边的加工业都是十几年前遗留下来的,有很多加工企业都迁了出去。”

顺丰DHL外高桥保税区保税仓

有了自贸区,便有了很多国际贸易的商业形态,比如保税展示、保税研发。琚志刚说,保税展示很好理解,这种自贸区商业形态也比较多,“比如一家工业企业有一些设备要到中国向中国的客户展示,如果进口到国内就会涉及征税。对客户而言,也要有邀请函才能到某个展览中心去观展。有了保税区就很简单了,外商在保税区自己搭一个展厅,把产品放进去就可以了,客户可以随便参观。这样,产品在展览一年后还可以免税退回。这是一种最早的保税展示形式。”

“后来保税展示发展出了多种形式。比如现在的很多免税店,在展示商品的同时还可以销售,有的是先税后销,有的是先销后税。”说到这里,俞金和琚志刚还提醒记者,很多人在购买“免税商品”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在免税店购买的商品是没有交过税的,其实这种认知都是错误的。正常渠道下,所有的商品都是需要缴纳关税的,你认为商品便宜,那是因为没有中间商或者经销商赚差价。

保税研发则有汽车研发和医药研发等。“一些研发产品的原材料都需要进口,在自贸区里,它们可以以保税的状态进来,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成本。”琚志刚说。

为什么在上海自贸区有外高桥保税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因为两个保税区性质不一样,物流园区是不允许有加工企业的,只有仓储和物流。货物只能在里面进行拆拼,然后转运。比如从日本运来的货物,在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进行拆拼后再运到中国香港或美国。

“这就又涉及自贸区的另一个功能了,那就是中转集散。”琚志刚表示,一箱关外货物可以在自贸区里拆拼后运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在中国的自贸区之间进行运输和转移。“从中国这个城市的自贸区拉到另一个城市的自贸区,只要两边的海关系统之间实现对接,这边的账册数据就能转到那边的账册上,货物也就从这边海关的监管转到那边海关的监管。如果货物没有交过税,接收的地方也是保税区,货物维持不交税的状态,哪怕过几天货物再拉回来也没问题,再报一次关就可以。”

3)洋酒的“路由”

记者前往的是顺丰DHL在外高桥保税区里的某高端洋酒品牌客户的保税仓库。该品牌在全球的主要产地有法国、澳大利亚、英国、巴西等,各个国家的洋酒在外高桥汇聚,顺丰DHL扮演着向海关报备、接货、仓储、发货的角色。

俞金是这些洋酒的“报关者”。“一般情况下,当装载货物的船舶离岸运往上海自贸区时,我们就可以提前到海关将这批货物报备了。报备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下,货物进仓库之前不用跟海关详细说,只需要去海关备案,备案的内容就是货物的报告单,相当于身份信息。这种模式下因为海关不用现场看,所以办理速度很快。”

“第二种模式一般针对食品、医药和化妆品,过程稍显复杂。因为洋酒等很多食品过来要拆分、分拨,所以海关规定需要预检,预检的流程和正式进口的流程是一样的,其实就是先交税后入关。不过这种情况下在清关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不用再走一遍流程。”

报备之后,顺丰DHL就可以直接派人去港口提货,洋酒从港口一路畅通无阻地进入自贸区保税仓库。进仓以后,后续的洋酒品牌的中国进口商必须要清关后才能来这里提货,流程:客户下订单—顺丰DHL保税仓库备货—货物信息上传至海关系统—通知客户取货。

据记者了解,该洋酒品牌在中国主要是2B业务,还有一部分是2C业务。“2C业务占比并不高。在完税的情况下,该洋酒品牌在电商平台的旗舰店可以对货物进行拆零,并从保税仓走快递发货。更多的是2B大客户业务,客户都是酒店、超市、专卖店等。像这种大的洋酒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才刚刚起步,并没有大规模地去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现有的分销模式,去动大客户的奶酪。现有占比不高的2C业务中,很多也是通过经销商来发货,品牌商提供额外报酬。”俞金说。


>>>文章链接

赞  0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