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增长12倍,一个85后物流掌门人的传承与变革
重资产VS轻资产,传承VS变革,坚守VS突围,是摆在新时代物流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来源 | 运联智库(ID:tucmedia),作者 | 赵纯宇,编辑 | 小L


福建,是一个相对独特的区域市场:全省没有一张完整的物流省内网;为了方便搬迁,福州的物流企业用集装箱做档口和办公室;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泉州和厦门,其他城市人口大量外流。据说,莆田360多万户籍人口中有150万人常居外地。

2020年10月份,运联智库在福建进行了近一个月的一线走访。笔者深度访谈了近百家当地物流企业后发现,许多专线企业都觉得当前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对未来的市场走向一片迷茫。

营收增长乏力、固定成本日益增高,利润逐年下降,是束缚专线企业成长的三条致命绳索。专线企业想要突破瓶颈,却常常有心无力。

都说2015到2025年,是物流行业的黄金十年,但这也是市场竞争一年强过一年的十年。企业想要在大浪淘沙般的洪流中生存下来,已是不易。

然而,有些企业,却察于未萌,通过提前三到五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抢占了市场变化的先机,完成了逆势增长。厦门晋程物流,便是这“另类企业”中的一员。从2016年至今,五年间其营收增长了12倍。

不愿做物流的“物二代”

在运联智库北京办公室一路之隔的西北侧,就是“985”和“211”重点高校——北京林业大学。而它校门前的这条路的名字却与它无缘,被叫做“清华东路”。

厦门晋程物流总经理邹忠,当年以全省第六的成绩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系。出生于1985年的他,父亲是一名二十多年的物流老兵,靠着信息部的生意,赚得第一桶金。从小就看着父亲每天早上夹着包出门,夜里凌晨才回来,让邹忠对物流没有多少好感。为了摆脱父母的管制,去北国看看雪,邹忠把高考志愿全部写在了北方。

如愿考进了首都北京后,邹忠却发现,学校旁边是清华,清华旁边是北大,出去吃碗卤煮火烧,迎面又碰上了几个人大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本来阳光自信的大男孩,在“宇宙中心”的阴影之下,逐渐变得有些不自信。

2008年,邹忠大学毕业后,选择进入了一家日资企业工作。性格里的倔强和追求自由的天性,让他没坚持几个月便匆匆离职。

既不想要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工作,又不想像父亲那样做物流,这个不喜欢物流的“物二代”开启了“放浪形骸”模式。直到2015年,邹忠跟朋友们一起到全国各地转了一圈,陡然发现有些物流人竟然把企业经营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原来物流也是可以玩出花来的。”邹忠似乎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2016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邹忠决定专心做起物流生意。他自己开着车,跑遍了大大小小的物流市场。那时的厦门物流市场,还处于“收割的季节”,许多没有自有运力的企业,也可以保持高速的增长和不菲的利润。

“我如果用相同的方式跟他们竞争,有多大胜算?”邹忠心里反复计算着,“我没有他们沉淀多年的行业经验、资源和人脉,如果再没有一些‘奇招’,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漫长的“市场调研”,也让邹忠产生了一些思考:为什么那些物流企业普遍都是外调车模式?自有运力跟社会运力,在运营成本结构中,有哪些异同?如何才能获取到优质的客户群体?

百思不得其解时,邹忠偶然看到了运联智库发表的一篇分析“资源配置与成本结构”的文章,从中获得了启发,开始研究购置运输车辆。

厦门晋程物流总经理 邹忠

疯狂买车的年轻人

“西装革履,头发打理得很潮,眼睛不大,看起来挺年轻,但是举止老练,比同龄人成熟许多。”斯堪尼亚厦门经销商曾辉,回忆起初次见到邹忠时的印象如是说。

那是2016年夏天,邹忠第一次决定买车。此后的四年,他陆续购置了20余辆斯堪尼亚。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他有些疯狂,甚至有些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那个时候,大部分专线都是使用的“长合车”(企业与个体司机签订固定线路的长期承包合同);卡行天下还在尝试整合中小专线;货车帮和运满满也刚进入福建市场, “信息部”们的春天,还温暖舒适。

质疑的人群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邹忠的父亲,一位二十余年的“信息部”物流人,典型的“轻资产派”。

“有限的资金应该投放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老爷子的反对,似乎甚有道理。

“众人恐惧我贪婪!”年轻人却有一套自己的逻辑。

而后,“车货匹配模式”风生水起,“信息部”黯然转型。选择了自营车队的晋程物流,营收和利润却一年都能上一个大台阶。

5年,12倍

2020年,晋程物流的专线业务营收达到7000万元。放在全国来看,它可能算不上第一梯队的“大专线”,但在福建市场,绝对算得上是大票零担中的佼佼者了。

而且,这个数字在2016年,也仅仅是600万元而已。也就是说,5年,复合增长了12倍。

这在专线市场逐渐被快递、快运和整车蚕食的大环境下,多少显得有些偶然和虚幻。但往往所有的偶然之中,一定存在着若干必然。晋程物流这五年的强势增长,究竟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邹忠总结了四点原因:

首先,在玩家普遍不养车的区域市场中,坚定不移地购置进口车辆,做重资产,形成角色化差异,获取更多优质客户的青睐;

其次,自建车队,强管控,稳保障,率先采用往返甩挂模式,不断提高车辆出勤率;

第三,点发区域,点点直达,构建差异化竞争生态,不断优化货源结构,突破专线货源固化圈层,谋求其他细分市场的增长红利;

最后,长期近距离地观察成熟市场的细微变化,察于未萌,在对标市场的动态变化中,深度思考自身所处区域市场的未来变化;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前调整战略方向和资源配置。

从小不愿做物流的邹忠,最终还是做起了物流。但是,他也用五年时间证明了:即使是看起来相对传统和创新乏力的“大票零担”市场,只要用心研究和探索,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走出去,沉下来

2019年,公司已经初具规模,邹忠也渐渐感到了可能的瓶颈。之前走马观花式的“市场调研”,也渐渐难以满足日益增强的“体系化市场洞察”的需求。

一天,邹忠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文章分析了整个大票零担市场的发展轨迹、头部玩家模式和发展规律思考。他仿佛触到了一些寻找问题解决之道的门槛,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2020年,邹忠先是报名参加了由运联智库组织的第七期“青浦特训营”,接着又参加了运联青云学院第一期体系化课程的学习。

从壹米滴答到志鸿物流,从德坤到聚盟,“青浦特训营”的同学在每一次找到了志同道合者之后,都会共同探索新的行业整合可能性,继而影响行业。

“如果说青浦特训营是‘道’的思考,那么青云学院就是‘术’的应用,是寻找适合企业当前变革所需要的实战工具和方法。尤其是在战略规划和组织优化方面。”邹忠沏了一杯茶,凝思片刻,然后半开玩笑地对笔者说道,“我是福建区域第一个参加青浦特训营和青云学院的物流人,希望跟大家一起同频共振,互相成就!”

道阻且长,伴生成长。相互启发,协同进化。

新一代物流人,有着新一代的思考和实践。他们有朝气,也沉得住气;有活力,也有坚持的毅力。我们又怎能不全心祝福并全力帮助他们呢?!

赞  0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