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省份,浙江凭什么?
为发展“通脉”靠什么?靠交通,靠物流。

来源 | 涌金楼(ID:yjl_zjdaily),出品丨浙江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作者 |  王世琪 金梁


4月30日,浙江省发改委召开《浙江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通气会,一份为浙江发展“通脉”的《规划》正式发布。

通气会上,涌金君获悉,浙江将力争到202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88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10.5%以上,成为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省份之一。

“脉”怎么通?涌金君细读了这份分量颇重的《规划》。

兴奋的义乌人

《规划》,让一座城市特别兴奋——义乌。纵览整份《规划》,县级市义乌被提到24次。

作为浙江的重要物流枢纽之一,义乌在这份规划中屡屡被点名并不奇怪。更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在提到义乌时,都将这座城市都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这个信号,无疑带给了义乌人更多畅想。

《规划》中提到:

聚合提升金华—义乌桥头堡西向辐射带动作用,加快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引擎;

提升金华—义乌“双循环”支点功能,拓展内贸集装箱箱源,促进“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紧密融合;

“无论是长三角一体化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站在现代物流业的角度,义乌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义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涌金君。

这也是系统思维的体现。衡量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标准是畅通,只有以枢纽姿态,站在全国物流体系的角度去考虑,才能实现畅通的目标。而后,才更有底气去讨论“双循环”。

在通气会上,浙江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胡奎对这一思路做了详细的阐述:

“《规划》在编制中,重点考虑了如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紧扣‘十四五’物流业发展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从打通物流通道、构建综合枢纽、形成国内国际‘循环圈’等方面入手,支撑我省打造‘双循环’战略枢纽。”

再讲回义乌,无论以“义新欧”班列带动“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以无水港建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抑或是其作为全球性小商品市场的国际地位,众多国家战略在此交叉叠加,都让义乌顺理成章地成为焦点。

更值得说道的是,在这份《规划》中,浙江物流发展与国家战略的衔接并非“蜻蜓点水”,而是有许多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围绕畅通城乡循环,提出推动收货站点、智能快递柜、社区信包箱、智能充换电站等智慧共享,构建城乡“最后一公里”末端网点共享设施网络。

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提出重点建设沪杭甬现代湾区主通道,推动长三角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构建高效循环、一体联动的物流循环体系。

这些都反映出《规划》的高度,“十四五”期间,浙江将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打造现代物流业高地。

在涌金君看来,这也是浙江提出“成为物流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省份之一”目标必须有的站位。

发挥“四港”联动优势

在《规划》当中,浙江省提出构筑国内国际三大物流循环圈,即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的长三角物流循环圈、围绕打造海陆联动的国内物流循环圈和围绕全球布局的国际物流循环圈。

三大循环圈的打造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词——“四港”联动。

“形成联通杭州湾、粤港澳两大湾区的开放走廊”“实施义甬舟开放大通道西延工程”等促进国内循环圈的重要内容,都需要海铁联运的有力加持。

国际枢纽的建设,则离不开中欧班列、海运以及航空的统筹发展,构建起一个更为便捷的出海网络。

浙江为何如此重视“四港”联动?宁波舟山港今年的一个数据颇有说服力。

4月27日上午,宁波舟山港调度指挥中心大屏幕上的集装箱实时生产数据跳动至“10,000,000.00”标准箱时,现场人群一片沸腾。这一成绩比去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

这离不开“四港”联动的释能。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班列增至19条,覆盖全国15个省、56个地级市。

这也是浙江发展物流业中一次让“长板更长”的作为。

早在2019年,浙江省就印发《加快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建设方案》,明确以海港为龙头、陆港为基础、空港为特色、信息港为纽带,着力推进设施联通、标准联接、信息联网、企业联盟、多式联运,构筑开放互通、一体高效、绿色智能的“四港”联动发展格局。

《规划》则再次对“四港”联动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全面形成“四港”高效联动发展格局。

“我们将围绕国内国际物流‘双循环’和现代化‘四港’联动新要求,规划‘一湾一轴三圈四港’现代物流总体布局。”胡奎说。

从“通脉”到“造血”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现代物流业不仅可以发挥“通脉”作用,一套完整可靠的物流体系,将对产业链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甚至可以带动、孕育出一个产业集群。

根据《规划》,针对制造业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布局也将有序开展。浙江将紧密衔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省级新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等重大战略部署,推进物流业制造业空间规划布局衔接。

《规划》中提到的创新供应链协同共建模式格外亮眼。浙江将鼓励第三方物流和快递企业为制造企业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线边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

“这是对企业的硬核赋能,物流不再只是制造业的配套,其升级将有效提升制造业的效能,换言之,物流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催化剂。”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物流业在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正逐渐从“通脉”转向“造血”。

“围绕物流枢纽,打造一个更为完整的产业链,将极大提升制造业的抗风险能力,从而保证产能稳定。”杭汽轮相关负责人持有相同观点。

在去年疫情影响下,重大装备制造业受“物流不畅”影响较小,正是因为在选择产业链配套时,优先考虑物流因素。

“未来,这种趋势会向其他产业领域延伸。”上述负责人预测。

当然,这种赋能首先要依靠物流业业态和模式的创新。《规划》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

如何让物流更快一些?如培育和发展高铁快运,试点开行冷链生鲜、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电商零售等一批特色产品专列。

怎么让物流效率更高?如以推动制造业产品包装模数标准化为基础,加快推广云仓、共享集装箱、共享托盘等共享物流新模式。

怎么让物流涉及领域更广?如推广发展无人仓、无人集卡、无人配送车等无人化物流模式应用,重点探索无人机在城市物流、应急医疗配送和应急保障等城市场景的应用。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浙江将持续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物流业发展深度融合,物流新基建投资占物流基础设施总投资比例较“十三五”末将增长30%以上,实现省级示范园区智慧化改造升级全覆盖。

>>>本文转载自“涌金楼”,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出处;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运联立场

赞  0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