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后市场进入深水区,他说未来的关键词是“全链路”
赋界2025目标:为用户TCO综合降本20%!
来源: 运联网
作者: 贾艺超

伴随着物流行业的高速发展,国内载货汽车市场保有量已然达到3000万辆的关口。

作为物流企业的生产工具,围绕车辆的日常运营正在衍生出多个高潜赛道。甚至可以说,类似燃油、ETC、金融等多个环节都是万亿级市场,并且这些环节往往事关物流企业的生计。行业进入转型期的当前,各个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都成为企业的必修课。

 基于此,在赋界2025战略发布会现场,赋界科技总经理孟祥会强调:“我们打造的是‘一个入口、全链服务’的业务平台,满足用户综合性、多样化服务需求,从而提高终端运营效率。”

没错,商用车后市场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

 玩家混战,万亿市场走向成型期

 物流行业发展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的背景下,与之相伴的衍生赛道正爆发机遇。

 无论是从创业者环境,还是从资本流向,都能明显感觉出2020年是商用车后市场创业的高发期。车辆电控化升级、车联网渗透以及物流车队组织化等多重作用下,众多玩家试图通过模式的创新,改变市场供需错配的局面。

 孟祥会认为:“从整体供需的角度来看,随着运力的组织化,经营者越来越关注车辆的TCO成本,也就是说客户在看商用车后市场需求时,更多是将所有环节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

 而事实上,过去几年,车后市场虽然玩家在增多,但市场格局仍未完全打开。

1)业务散,玩家多定位于狭义车后市场

 后市场的模式创新中,更多玩家集中在维保和轮胎市场。并且,由于维修本身属于脏活累活,大多数玩家的定位其实是在零配件。

 而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商用车后市场要覆盖包括维保、轮胎、燃油、ETC、保险、二手车等业务,赋界科技将这些业务归纳为由资产购置、资产维护、资产运营、资产置换四大维度构成的TCO全链条。

 2)服务乱,小散格局下服务标准参差不齐

 过去多年来,维保、二手车等市场的玩家,因为重资产扩展难等因素,业务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整合难度大。以维保为例,市场中的服务主体以“夫妻店”模式居多,服务标准参差不齐。这导致除了主机厂本身的服务体系外,社会系服务商很难出现具备规模化特征的品牌。

 3)盈利难,探索期商业模式迷茫

 无论是社会系还是平台系玩家,目前都处于模式探索期,盈利模型尚不明确。主机厂系近年开始大举进入,基于原有的线下服务网络、央企国企背景、业务底盘支撑等进行整合;并且,基于TCO概念的业务链布局,开始推动万亿商用车后市场走向成型期。

 市场玩家需要重新定义商用车后市场。

 孟祥会指出,以目前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商用车全链路产业服务必然是下一阶段的行业发展方向。

 这种背景下,赋界科技于4月16日正式发布“2025战略”,其关键词直指“全链路”。

产业转型,助力客户TCO降本

 过去3年,商用车市场全产业链已经历巨大变革。赋界科技在此大变革之下已经形成服务连锁、物流业务、汽车金融、二手车、能源供应以及ETC六个产品线,通过“横纵”结合快速发展起了后市场业务板块。

 孟祥会介绍道:“根据业务场景不同,后市场服务可以分为高频、中频、低频三大场景。其中的高频场景,如加油、ETC等;中频场景,如维修保养;低频场景,如二手车交易。”

 从市场体量来看,一般车队运营有一个“33211”的成本结构,即30%油耗、30%路桥费、20%司机成本、10%购车成本、以及10%的维修、保养等成本。对应到后市场服务的场景来看,越是高频的场景市场体量越大,越低频的场景盈利性越好。

 因此,单纯地切入某一细分场景,平台的价值很难体现。

 “单一的业务很难生存,因此我们是按照全链条的逻辑进行业务布局。即把高、中、低频的场景结合在一起,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线上线下链条,将场景串联在一起,为客户提供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孟祥会说道。

 比如高频场景中,央企背景使得赋界和石油、路网、银行、保险等行业龙头更容易达成合作,发挥集采规模优势。央企背景下的业务、品牌、影响力,使得其高频业务实现“从0到1”的过程更顺利。

 中频场景中,主机厂拥有最好的线下渠道。而解放本身就有遍布全国的1500多家线下网点组成的服务网络,他们代表的是维保体系里最高的服务标准,只不过过去一直服务于主机厂的保内业务,而在当前的平台化发展之下,业务触点开始向外渗透。

 孟祥会透露,除了解放的1500家线下服务网点之外,赋界目前已经整合了超400家社会化线下服务网点。

低频场景中,赋界科技在全国率先推出“保价回购”计划,在新车销售环节就提前锁定车辆残值,并为用户提供集整备、评估、拍卖、金融、质保、车务服务为一体的全链条二手车交易服务。

 据赋界科技副总经理丁立军在“2025战略”发布会上的介绍,目前赋界通过与头部能源供应方总对总合作,可实现燃油费最高降低20%;通过与国家路网中心联合打造ETC发行数据平台,可实现路桥费最大节约15%;通过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覆盖全网全域的卡修平台,可实现维保费用最高降低20%;再通过“赋界二手商用车”的保值、增值计划,可实现二手车保值率提高10%以上;系列产品组合之下,可实现为用户全生命周期(TCO)综合降本13%。

 在赋界科技发布的“2025战略”中,赋界通过“串点连线,以线带面”的策略,向市场推出“4+1”无忧解决方案矩阵:新车到旧车的资管无忧解决方案、车辆价值创造期间的运营无忧解决方案、旧车到新车的置换无忧解决方案、金融无忧的产品解决方案以及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最终,赋界基于业务场景,形成科技驱动、金融牵引的融合,打造出高质量增长的飞轮。

 生态驱动,赋界的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的底盘是乐观主义,而乐观主义的支撑是看到未来的确定性。

 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进入,与过去相比,后市场进入的门槛拔高了不少,新进入的玩家没有一定优势很难脱颖而出。尤其是随着主机厂全产业链的大规模布局,玩家能否找到面向未来的确定性趋势,变得异常重要。

 关于趋势,孟祥会口中高频出现的关键词,是全链路、线上线下融合、网络化布局。

这种判断是基于商用车市场的价格内卷。新车的价格竞争导致经销商等合作伙伴的利润空间被压缩,要想生存,就必须进行价值链的延展。对标国外的车企来看,更多的利润来自于后市场服务。

 孟祥会表示:“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引领经销商转型升级,寻找新的增长点。”而这也就意味着,赋界的蓝图依靠的是与合作伙伴共赢的生态打法。

 过去三年,赋界业务落地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主机厂经销商开始跟着平台跑,甚至成为了平台的股东,从而推动了多方共赢。

 孟祥会透露:“过去,经销商的业务只有新车销售,顶多再加上新车金融;如今,他们组织架构上开始设置生态部门,通过高频、中频、低频等多个场景,与客户车辆的全生命周期建立强联系。”

 据了解,凭借全链路产业服务的布局,赋界已经开始为类似中通、德邦、顺丰等网络型公司提供全包服务,物流企业不用再投入过重的精力、财力在非主业的市场,转而将更多资源投向主营业务。

 回顾过去三年,赋界走在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上,完成了打基础、强布局、快落地的过程。新三年战略,赋界科技将以“打造数智基石”“提升品牌价值”“强化客户体验” “合作创新创造”“推动组织变革”“生态协同共赢”六大举措同步推进,全力支撑“2025战略”的达成。

赞  1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