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相关企业密集到访广西,电动重卡板块迎来爆发?
广西正成为新能源相关企业鏖战的新战场。
来源: 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 曹莉

又去广西了!

中集车辆、陕汽重卡、巨湾技研、零一重卡、东风柳汽,一众商用车新老势力和新能源相关企业的高管都去了,笔者最近的朋友圈被广西刷屏。

广西到底有何魅力?能吸引这么多知名企业前往?

本月,笔者受到广西物流行业朋友的邀请到广西市场实地考察。在调研期间,笔者走访了区内多家砂石厂、港口码头,深入了解并记录了重卡电动化对区域市场的影响。

1、喜欢开电车的货车司机

上思县一家砂石厂内,司机黄师傅开着刚充满电的电动重卡停靠在侧,巨大的挖掘机将砂石装进其货斗里,装载完毕的车辆缓缓从出口处驶出,奔赴到一百多里开外的港口码头。

疾驰的货车快速卷起地上的沙土和碎石,轮胎与地面摩擦出阵阵沉闷声响。我们开着车紧随黄师傅的方向,在近两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来到了广西最大的港口——防城港市。

在停车场等黄师傅卸货的间隙,笔者跟一辆正在充电的货车司机闲聊起来。

(正在充电的电动重卡 图片来源:运联智库)

小韦今年29岁,在货运行业干了三年,去年刚刚从油车换成现在这辆电动重卡。他曾在东莞开货车,月保底工资12000元,工作还算不错。但这几年货运行业内卷严重,运费降低,油价升高,跑同样的时长却赚不到以往的钱。

后来实在熬不住,2023年小韦回到广西老家投奔了表哥,来到了这家压力没有那么大的新能源物流运输公司。

习惯了在长途干线追赶时间的小韦,逐渐喜欢上了现在在广西境内港口、矿山、工业园区等短途场景开电车的感觉,他再也不用过着被时效挤压的生活,同时货源和薪资也有了保障。

出于环保需求,广西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重卡,鼓励企业和司机使用电动重卡。实际上,广西地区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区位优势十分适用于新能源重卡的发展。

低温环境会影响电池的放电效率和续航能力,而广西气候温和,有利于电池的稳定运行,不用考虑低温对于电池续航能力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动重卡的使用效率。

据资料显示,广西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厚,尤其铝、锡等有色金属极富盛名,是全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矿厂及其周边地区通常有固定的运输线路和作业区域,这些特点使得电动重卡的续航里程和充电设施需求更容易得到保障和管理。

此外,广西有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三大港口,这些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大,尤其是在港口内部及港口与周边地区的货物短驳运输,为新能源重卡提供了丰富的运输需求。

在小韦看来,相较于油车,电动重卡不仅节省了大量成本,而且还是自动挡驾驶,体验更舒适。

“电车开起来比油车更省钱,油车一公里2.85元(0.38*7.5元/升),电车一公里1.2元(1.5*0.8元/度),同样里程下,电车要省一半。”小韦算了一笔账,电动重卡每公里成本比油车低一半,一年能省近8万元。而且,运输公司提供三个月的保底收入,这给他带来了稳定感。

2、企业是购车主体

通过与多位司机师傅的沟通中,我们了解到,自2022年开始,广西多个港口码头、砂石厂、钢厂、工业园区出现大量电动重卡的身影,当地重卡的电动化率已接近30%,而且这一占比还在持续上升。

与小韦同村的货车司机张师傅,今年他所在的钢厂企业新购进几台电动重卡。张师傅宣称,广西电动重卡的发展,很大一部分还是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在推动。

虽然目前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全面退场,但其他利好因素仍在,如车辆购置税、部分城市免于限行,以及基础设施端的换电站和充电桩建设力度更大、范围更广,诸多方面优惠,对消费者有着强大吸引力。

2023年6月20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简称“公告”)。公告显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再延续4年减免。

值得注意的是,为支持和促进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此次政策调整对新能源商用车不设定减免税限额,对其中体量最大,且渗透率较低的电动卡车最为利好。这一举措对于推动商用车行业中污染程度最为严重的重卡领域的电动化力度更大。

此外,近些年,广西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相继出台《广西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21—2025年)》、《广西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广西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广西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等政策,指导各市各有关单位,充分调动充电设施运营商等社会资本和各方面积极性,有序规范地加快推进居民小区、公路沿线、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建设。

2022年,广西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细则提出,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三年行动期间(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充电设施建设、充电设施运营、换电站建设、换电站运营、新购置广西本地产新能源营运车年度电费、省级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及监管平台综合运维、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及回收网点建设予以补贴。其中,补贴标准中提及,新购置广西本地产新能源营运车(包括新能源重卡)将获得年度电费补贴。补贴标准为4000元/辆/年。

(防城港区域一批即将投入使用的20台重卡充电桩 图片来源:运联智库)

据当地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现在购置电动重卡是依靠地方性政策,现在补贴都是给到的主机厂。其购置的几台重卡是在其他城市找的一家公司专门拿的政策。

近些年,电动重卡在特定场景下的应用已得到认可,尤其是在短途物流场景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2年3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印发《广西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在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方面,广西将积极推进港口、大型工矿企业“公转铁”“公转水”工作,力争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矿石采用铁路、水路、管道及新能源车辆运输的比例达到80%以上,工矿企业煤炭、矿石、焦炭、钢材等采用绿色运输的比例达到80%以上。

据介绍,广西当地主要购置群体以国企为主,如港口集团、钢铁集团、煤炭企业等,他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购买和使用新能源重卡,以满足环保要求。还有一部份是以砂石厂老板和车企合作为主,以及少部分私营企业购买。

以近期为例,7月5日,启源芯动力发布消息称,近日启源芯动力与柳钢集团合作的柳州首座重卡充换电站以及首批39辆换电重卡正式交付投运。首批交付了39辆换电重卡,包括12辆充换电自卸车、27辆充换电牵引车,搭配投建的柳州首座启源重卡充换电站。

今年7月4日,东风柳汽向柳钢集团交付了100台乘龙新能源重卡。早在2022年,东风柳汽已向柳钢集团和广西盛隆冶有限公司份分别交付500台乘龙新能源重卡及200辆乘龙H5新能源重卡。

今年7月3日,零一汽车和登高集团、高峰矿业签约100台新能源重卡,于当天交付了20辆零一惊蛰重卡。

2023年12月,DeepWay与广西金莱顺贸易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并交付50台智能新能源重卡。

2023年4月10日,三一重工与广西南宁盛隆冶金达成9000万元采购合作,三一重工向盛隆冶金交付35台EV550电动牵引车、50台电动自卸车和1座换电站。

总体来看,电动重卡的购买和使用正逐渐由企业主导,特别是在货运市场低迷和电动重卡价格较高的背景下,个体司机很少单独购买,更多是受雇于企业。

3、快速补能成迫切需求

卸完货后的黄师傅来到停车场充电,45%的电量难以支撑他跑完下一趟路程。这种情况在这里很常见,开电动重卡的司机通常都会在装货点充满电,卸货点再充一次电返程。

每次充满电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虽然有足够的时间可以休息,但这也止不住黄师傅对于充电效率低的吐槽。

离开防城港后天色渐晚,我们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钦州港。

路边一片面积较大的场地上坐落着一座换电站,尤为抢眼,换电站不远处的一处空地上有家汽车修理厂,旁边还有两个充电桩。傍晚时分,尽管换电站无人问津,充电桩却有司机使用。

正在汽车修理厂闲聊的司机柳师傅,对于换电站和充电桩似乎十分了解:换电站成本高昂,包括设备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一座换电站造价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服务费较高;而充电桩造价十几万或几十万,对于车队自建充电桩的公司来说,司机还可以免服务费使用。

这么一对比,除了充电慢一点,使用充电桩似乎可以节省很多钱。

(钦州港区域换电站 图片来源:运联智库)

怕我们对于这笔经济账没有概念,紧接着,他又详细给我们计算了一下。

“换电站的服务费一度电0.4元,充电桩的服务费一度电0.2元,如果是车队老板自己投资的充电桩,就不收服务费。所以同样是给车补能,同样是0.6元一度电的前提下,换电站是1.0元(0.6元/度电+0.4元服务费),充电桩0.8元或0.6元(0.6元/度电+0.2元服务费或没有服务费),差价显而易见。我们充满电也就二百多块钱,换电站一次得要三百多,每天一趟车的情况下一辆车能省下100多块钱。”

“如果充电能像加油那样快的话就好了。”旁边一位正在给车充电的司机师傅插话道。

充电桩充电慢、续航短是司机的主要顾虑。尽管换电站能快速补能,但实际操作中,换电站的电池供应和维护往往存在问题。

标准的换电站满负荷一小时换7块电池,超过后就必须等待电池充满才能进行换电。如果换电站缺乏管理和维护,或者车辆太多导致电池供不应求,出现长时间等待换电的情况也在所难免。

此外,诸如换电模式标准不统一、电池无法通用也是换电站的局限所在。

对比可以发现,换电站更适用于对定点、高频、运输效率要求较高的运输场景,如封闭或半封闭的港口等区域,换电站能够提供快速补能,不影响运输效率。

充电桩同样也适用于这些场景,但相对那些不需要24小时连续作业的司机来说,他们有更多机会在夜间或休息时间充电,同时,对于一些不适宜建立换电站的地区,充电桩提供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补能方式 。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们发现,在一些停车场、服务区、砂石厂附近都能看到重卡换电站和充电桩的身影,涵盖了多个知名品牌和技术提供商。如吉利控股集团、阳光铭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化、南方电网、广州新发展交通集团等。

据粗略统计,广西防城港、钦州等地目前已投运了五座重卡换电站,这些换电站采用全自动无人换电技术,手机扫码即可5分钟左右完成换电。

(防城港区域换电站 图片来源:运联智库)

贺州至梧州207国道上建成的3座新能源重型卡车专用超级充电站,累计服务次数超过20万次,为沿途新能源重型卡车补能续航提供了有效支持。

启源芯动力与柳钢集团合作,在柳州交付了39辆换电重卡,包括12辆充换电自卸车和27辆充换电牵引车,同时投建了柳州首座启源重卡充换电站。

2024年4月18日,中国石化首座重卡充电专用站在广西正式交付使用。该充电站共设置5台360千瓦直流一体式大功率充电桩,双枪同充的情况下,最快50分钟即可为一辆新能源重卡充满电,日均可为超130台新能源重卡提供便捷高效的能源补给。

可以看到,基于广西特定市场的持续性需求,众多角色的玩家纷纷将目光投向广西,包括主机厂、电池品牌商、充电桩企业。而这一比例将持续提升。

政策方面,2023年12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广西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到,到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广西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2021—2025年)目标任务,在完成新增公共充电桩8万个的基础上,力争再新增2万个;累计建成充电桩29.5万个,力争达到32万个;建成100个超快充电站。

大多数司机师傅表示,随着广西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电动重卡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尤其是如果充电桩技术能实现快速充电,那么电动重卡的充电时间将大幅缩短,使其使用效率能与燃油车相竞争。

据运联智库了解,目前,快充和超充技术正在取得进展,多家企业正加快这些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例如,巨湾技研开发的超快充动力电池,电量近400KWH,能在15分钟内快速补能到80%,为电动商用车提供大量电量,大幅提升了车辆的运营效率。据了解,目前陕汽新能源重卡搭载巨湾技研超级快充动力电池牵引车,因能达到15分钟的高效补能,已经在广西地区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华为已经在多地布署了超快充充电桩,并计划在2024年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其液冷超充系统设计先进,能为多种车型快速充电,大幅提升充电效率。

近些年,南宁市电池产业发展迅猛,比亚迪、多氟多、卓能等行业巨头纷纷落户南宁。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更是提出,下一步,南宁将举全市之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电池及新材料产业基地”。

总的来看,广西凭借其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生态、政策支持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新能源相关企业的密集到访。而当快充、超充技术的普及,也将极大提高电动重卡的市场竞争力,快速补能技术成为电动重卡市场的关键。

赞  0 收藏  0 手机阅读
分享到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扫描进入,并分享到朋友圈

延伸阅读

文章/篇

NaN

阅读/次

关注
最新文章